| 安徽 合肥 明教寺 | |
| 在合肥市逍遥律公园旁,原名铁佛寺,又称明教台、曹操点将台。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,至隋末,寺院荒废。唐大历年间(766—779)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,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,准奏重建,定名为“明教院”。明代改称“明教寺”。后迭经兴废。至清咸丰三年(1853),复毁于战火。光绪年间重建。1937年冬,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修缮。1983年,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。明教寺历史悠久,建筑雄伟。在清代,居合肥城众寺之冠。现存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地藏殿、客堂、寮房等。教驽台高5米,面积近40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。三国时,合肥为曹操管辖之地,他曾多次来合肥部署对吴国孙权的战事。教弩台就是曹操所建的一个军事堡垒,它既可捍卫合肥城的安全(离城仅4公里),又可用以训练强弩手。南距淝水仅5米,东距津水约百米,北距逍遥津百余米,均在强弩射程之内。据说当时经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、操练,胜者赠以红袍以示奖励。百步穿杨,锣鼓声起,曹操哈哈大笑。为了使士兵们夏日不受日晒,台边种有许多松树,风来松声如涛,教弩松荫,为庐州八景之一。台上除有听松亭外,还有一口古井,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,称屋上井,水味甘美,四季不竭。井口石栏拙朴古老,现出23道提水绳沟,绳沟石质光亮如玉,栏上镌刻“晋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”字样,是供士兵解渴用的。经长年累月提水,井口石盘上现有23道绳痕。井栏上还有“晋泰始五年”(269)字样。到南朝梁武帝时(503一548),据说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铁佛,于是在教弯台上建一佛寺,名铁佛寺(一说在唐大历年间掘得铁佛)。唐大历年间改名明教寺,后毁于兵火。现庙为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所建。袁于天国革命失败后削发为僧。清同治年间重新修建。寺内共有佛像30多尊,有大雄宝殿、地藏殿等建筑。登临台上的听松亭,可以俯瞰合肥全城景色。前人诗有“登临收楚豫,吞吐尽江淮”之句。近年已全面修葺,成为合肥市文物旅游的主要景点。 |
| 全国热门景点推荐 | ||||
| 戴笠故居 | 龙湾自然保护区 | 刘智墓 | 郎官巷 | 卢公祠旧址 |
| 望仙桥 | 排云亭 | 文笔塔 | 羊卓雍湖南岸 | 大慈恩寺 |
| 沙湖自然保护区 | 沙坪 | 塞里木湖 | 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 | 桃花三村 |
| 肇庆 天主教堂 | 香港动植物公园 | 上海秀道者古塔 | 风力活动公园 | 桂林草坪冠岩 |
| 铃铛阁 | 金山松石 | 洛阳汉光武帝陵 | 察哈尔烈士陵园 | 桂公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