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总账网,[点击这里免费注册,开始在线记账!]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—首页国内旅游景点陕西延安景点—杜公祠景点

陕西 延安 杜公祠
如果您知道景点名称(甚至只知道一个字都可输入搜索),请直接输入您要查询的景点:
    杜公祠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七里铺东,坐东向西,面对大川,祠下边便是210国道,杏水从祠前缓缓流过。当年这里曾是一个石湾,传说大文学家、大诗人杜甫来延时曾在这里枕鞋夜息,后人便依势凿窟建了祠堂,以示纪念。据记载“川口有唐诗,杜拾遗祠,记像石室,登望杜亭,得地高爽,俯瞰河流,祠有石刊墨人骚客多赋凭吊”即此。
    杜甫,字子美,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,是唐代伟大诗人。自幼好学,知识渊博,青年时期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。天宝十四年(公元75年)七月暴发了震惊唐王朝的“安史之乱”。战乱一下子把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抛入了社会的最下层,他只得携子挈妇,与民众一起开始了逃亡的生涯。765年5月,杜甫先从秦先(今陕西蒲城县)出发,艰辛跋涉来到延安州(今富县)羌村落户。为了去灵武寻找肃宗,参加平叛,杜甫又从羌村出发北上,经石门,过徐寨,上万花山,沿川到达延安七里铺。途抵安塞芦子关附近,不幸被叛军虏擒,押解长安。九个月后,公元757年4月,诗人终于冒着生命危险,从小路穿越两军对峙的防线,投奔风翔,被肃宗任为左拾遗,后因谏救方而遭贬,再度回州羌村探亲。
    杜甫两次延安之行,是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极其重要事件,使他更加了解了民情,体察了民苦,使诗人的“爱国忧民”思想更加坚定,在这一段的诗作中渗入了丰富的思想感情,因此才写出了《三观水涨》、《晚行口号》、《玉华宫》、《避地》、《得舍弟消息》、《羌村三首》、《北征》、《彭衙行》、《喜闻官军已临贼境》、《收京三首》等十多首著名诗篇。这些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的社会生活,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,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,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。
    延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,把他在延安经过的川道取名为“杜甫川”,并在他睡过的地方建起了“杜公祠”作纪念之地。
    杜公祠建于何年,不得详考,在公元1040年,时任延州知事范仲淹曾亲笔题书“杜甫川”三字刻于石崖,可见此时已有此祠。清道光23年(公元1843年)肤施县(今延安)知事陈炳林亦书“少陵川”三字刻于崖壁。道光27年(公元1847年),重建了祠堂和望杜亭,石门两侧有石刻对联“清辉近接州月,壮策长雄芦子关”,和祠内石窟长联里外相映成趣,颇具文彩。到同治年间,杜公祠遭兵毁,光绪5年(公元1879年)又重修。
    近年来,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又专门拨款维修扩建,除恢复重修了原有祠堂、摩崖石刻、拓片、楹联外,还新建了亭台、展室、成为国内外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。

全国热门景点推荐
卡格博峰 善人桥 钟山风景名胜区美龄宫 炼丹湖 苏州寿星桥
兴城古城 南伞跨国溶洞 船石湖 金线泉 动物园
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林虑山风景游览区 萧娴纪念馆 云门塔 沧州张计天主教堂
会泽以礼河 兴华禅寺 光明华侨畜牧场 涞源风光 枣园
画卦台 项王故里 蜀山烈士陵园 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 秀山公园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服务条款
Copyright © 2006-2011 www.zongzhang.com.cn All Right Reserved.
闽ICP备2000948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