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 铜仁 中流砥柱 | |
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。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,距市区约30公里。冬天水浅的时候,它露出水面两丈多;洪水季节,它只露出一个尖顶,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,惊险万分。千百年来,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,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,它一直力挽狂澜,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,如怒狮雄踞,刚强无畏,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。公元638年,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,写下了仰临砥柱,北望龙门,茫茫禹迹,浩浩长春的诗句,命大卧魏征勒于砥柱之阴。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,其中有孤峰浮水面,一柱钉波心。顶住三门险,根连九曲深。柱天形突兀,逐浪素浮沉等佳句。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,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。很久以前,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,船行到神门河口,突然天气骤变,狂风不止,大雨倾盆。刹那间,峡谷里白浪滔天,雾气腾腾,看不清水势,辨不明方向。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,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。老艄公大喝一声:掌好舵,朝我来。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。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,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,朝我来,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。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,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,离开险地。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,返回去找老艄公,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,昂头挺立在激流中,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。因此,人们把这座石岛--“中流砥柱”也叫“朝我来”。 从此以后,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,船只驶过三门以后,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。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,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,避开了明岛暗礁,顺利驶出峡谷。 两江汇流处,有一巨石突起在江心,高有百尺左右。能够起中流砥柱之作用,挽狂澜于将倒之时,唯有这块巨石可以当之无愧。明朝的参议蔡潮在这块巨石上建了一个亭子,取名为“跨鳌”亭,并在上面题了“砥柱中流”四个字。 铜岩跨鳌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。康熙四十九年,郡伯苏稷新建上下两亭,易名小金山,并在崖间题有“双亭荡云海,一柱砥风涛”之句。 |
全国热门景点推荐 | ||||
朱凤山旅游风景区 | 虹螺山风景区 | 马宗岭自然保护区 | 皇史宬 | 州城遗址 |
井泉 | 卦山 | 佛国天堂 | 香港科学馆 | 桑丹康桑雪山 |
孔公馆 | 西天庙 | 未来世界 | 莲花山(莱芜) | 中国钱币博物馆 |
甪直 | 日照九仙山 | 遵义会议遗址 | 红螺寺 | 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 |
天童寺 | 八仙台风景区 | 历代长城 | 天津杨村小世界 | 楞严禅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