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 保定 倒马关 | |
倒马关,地处河北省唐县西北,因山路险峻,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。倒马关置关较早,《战国策》称其为鸿上关,汉称常山关。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建筑倒马关城的记载,都是明朝的。倒马关又分上城和下城,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,后改名上城口,今城已毁。下城即今倒马关城。据《倒马关志》载:“景泰三年(公元1452年)因上城狭小,官军居处不便,乃于城南二里相度地势,复筑城一座,二面濒河,一面跨山,规制弘备,是为下关”。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,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,为《倒马关建城碑》。碑文记载了成化元年(公元1465年)修建倒马关的情况。由此可知倒马关城,始建于景泰三年(公元1452年),后于成化元年(公元1465年)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。倒马关同居庸关、紫荆关合称内三关,地势极其险要,关城建筑亦很独特,一半在沟谷,一半在山上,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,唐河水由西、北、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。山、水、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,互为险阻。倒马关城,周长约2.5公里,城墙底宽6米,顶宽4米,高约10米。墙为黄土夯筑,外砌砖石。关城有3个城门,东门称居仁门;西门称由义门;北门称宣武门。西门百步外另有1座条石砌筑的城门。在关城四周的山上,居高临下筑有石结构墩台5座,今已圮坍,只存下半部了。由于倒马关的险要位置,使它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,为历代兵家征战必夺之地。战国时期,赵武灵王北进,攻取中山国时就是先打下的倒马关。倒马关城东门、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,北门亦在早年被拆,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,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,内侧为卵石砌筑,其余三面均被拆毁,只局部可略辨残迹。 |
全国热门景点推荐 | ||||
贾诩墓 | 金石蜡像馆、赏石馆 | 宁国寺 | 大旭山瀑布群 | 陇南旅游 |
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| 梨花坞 | 大地湾遗址 | 寿星桥 | 腾龙洞 |
南山金玉观世音 | 莫干山 | 千佛崖 | 加查碉楼 | 孔雀坟与刘家山 |
广济寺 | 凤栖楼 | 青檀寺 | 雷州西湖公园 | 孔子六艺城 |
皓月园 | 南田温泉 | 桂林兴安猫儿山 | 峨眉山 | 南少林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