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 徐州 黄楼 | |
在徐州市区古黄河畔,矗立着一座双层飞檐的仿古高楼。这就是1988年修复的黄楼。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府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,于宋神宗元丰年(1078年)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。因为土能克水,所以涂上黄土,取名黄楼。黄楼内有许多碑刻,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苏辙撰写,苏轼亲笔所书的《黄楼赋》。 “黄楼之会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,主持的一次文人聚会。会上诗文唱和,佳作迭出,以文会友,情深意长,一座楼,铭记下千秋佳话。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的春天,苏轼由密州知州转任徐州知州。七月十七日,黄河在澶州决口。洪水于八月二十一日抵达徐州城下,大水围城,水深九米多,高出城内地面三米有余。在危机关头,苏轼穿着草鞋拿着木杖,亲自带士兵与百姓增筑城墙。洪水退去,徐州保住,百姓平安。苏轼因此获得朝廷的嘉奖。 水退后,苏轼一方面请求朝廷免去徐州赋税,一方面增筑“外小城”,顺便在城东门城墙上建造两层高楼,起名“黄楼”。“黄楼”表层,用黄土涂色,取“土实胜水”之意。黄楼临黄河而立,表示了苏轼对黄河洪水的警觉。 黄楼于元丰元年完成。在当年的重阳节,苏轼主持隆重庆典,庆贺黄楼落成。庆典会上,苏轼很兴奋,当场写下《九日黄楼作》一诗,追怀治水经过。 苏辙与秦观,虽然没有赶上“黄楼会”,也都分别寄来了《黄楼赋》。苏轼对这两篇赋文大加赞赏。一是给秦观写诗,表示谢感;一是将苏辙《黄楼赋》亲笔书写,镌刻成碑,立在黄楼内。诗人陈道师也特写了《黄楼铭》,赞扬苏轼治水之功。 黄楼高耸。黄楼上欢声笑语。在那个九九重阳,作为诗人的苏东坡,用诗的语言,表达了他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的心理感受:“诗人猛士杂龙虎,楚舞吴歌乱鹅鸭”,似乎也没有过多的自夸。 苏轼离开徐州后,不久陷入“乌台诗案”而被捕入狱。他手书苏辙《黄楼赋》碑刻,面临被毁的危机。好在虚惊一场,苏轼平安了,《黄楼赋》碑也安全了。可是在以后的党派争斗中,苏轼被斥为“奸党”,《黄楼赋》碑便真的遭到投河、粉碎的厄运。如今,黄楼上的《黄楼赋》碑已非苏轼真迹,估计是明、清两代人重刻的碑。楼重修,碑重立,这毕竟表明了人们对苏轼的怀念。 “黄楼赏月”,过去是徐州八景之一。如今,黄楼依然临河而立。 |
全国热门景点推荐 | ||||
惠州东坡井 | 海上世界 | 旃檀林 | 浙江省博物馆 | 乌龙潭公园 |
热河文庙 | 吴桥杂技民俗风情园 | 白塔 | 白 塔(万部华言经塔) | 卢沟桥史料陈列馆 |
烟台芝罘岛 | 柳州三江侗乡 | 西宁植物园 | 南海旅游风景区 | 长江大桥 |
方岩风景区 | 南广寺 | 毛楼生态旅游区 | 曹娥孝女庙 | 千叶湖风景区 |
朝那湫渊 | 本溪湖 | 桃花源 | 云泉寺 | 拉姆拉错 |